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城际差异和变化趋势——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分析

时间:2021-04-28 16:38来源:文化产业导刊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文化产业导刊》2020第4期

     《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城际差异和变化趋势——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分析》

       
       作者 :刘晨 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钮钦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摘 要: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借助北京和上海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区位商方法和偏离份额分析法,深入分析了北京和上海两座文化大都市文化产业基本 - 非基本经济活动的差异和变动情况,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京沪两地文化产业基本经济活动占比较高,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全国文化产业的繁荣,且北京文化产业较上海专业化程度更高;具体来看,京沪文化制造业以非基本经济活动为主,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文化服务业基本经济活动突出。两地文化产业各部门辐射能力近年来有所下降,产业竞争力亟待提升。依据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不断夯实城市文化经济发展基础、持续优化城市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加快推进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经济活动;城际比较

       一、引言

       文化产业承载着城市的文化资 源、文化理念和文化追求, 给 现代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相关学者对于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四大方面:一是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1][2][3];二是影响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研究 [4][5][6];三是对不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或评价研究 [7][8][9];四是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索研究 [10][11][12]。相关研究都关注到了文化产业发展对城市本身的影响,但对城市文化产业的经济活动对城市以外的区域服务功能的研究还不多见。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是分析城市经济活动的经典理论,概况地揭示了
城市与其外部的重要联系。该理论认为,城市经济活动可划分为基本经济活动和非基本经济活动两部分,基本经济活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主要动力。学者们应用城市经济基础理论,通过数量分析划分基本 - 非基本经济活动的比率及变化,进而探究相关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解释城市发展的机制和过程,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北京和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两座文化中心城市。 北 京 是 举世瞩目的历史文 化 名 城,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中心一直是北京重要的首 都 功 能。 而上海自开埠以来,就是中西文明交汇和古今文化交融之地,正朝着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宏伟蓝图迈进。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的“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19)”显示,北京和上海的文化产业发展分别位列全国第 1 位和第 4 位。本研究将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借助《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等资料
中的相关数据,对北京、上海文化产业及其各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两地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趋势,以期为宏观决策提供支撑建议。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北京、上海两市为研究对象,基础数据来源于 2013 至 2018年各年度《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统计年鉴》及《上海统计年鉴》。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行业,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按业态不同,文化产业可分为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以下简称“文化批零业”)以及文化服务业。一般来说,可采用就业数据、收入数据或者产值数据来体现城市的经济活动。在本研究中,参考先行研究的处理方法,采用各年度《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年末从业人员数”、文化制造业等各细分部门法人单位年末从业人员数以及北京、上海城市统计年鉴中就业人口总规模等相关数据作为划分两地文化产业基本 -非基本经济活动的基础数据。
 
  (二)研究方法
 
  1. 区位商:
 
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城际差异和变化趋势——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分析
 
  (1)式中,LQi 为城市 i 经济部门的区位商;ei 为城市 i 产业部门的就业人数;et 为城市的总就业人数;Ei 为全国 i 产业部门的就业人数;Et为全国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总人数。当区位商的值小于 1 时,表明该产业经济部门为只有对内经济活动,该产业经济活动全部为非基本经济活动;当区位商大于 1 时,表明该产业经济部门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即存在基本经济活动。
 
  2. 剩余职工指数:
 
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城际差异和变化趋势——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分析
 
  (2)式中,Bi 为剩余职工指数,当其值小于 0 时,表明该经济部门只为本地服务;当其值大于 0 时,Bi 为i 经济部门从事基本经济活动的就业人数。
 
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城际差异和变化趋势——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分析
 
  (3)式中,NBi 为 i 经济部门中从事非基本经济活动的就业人数。为进一步揭示城市某产业经济部门的基本与非基本经济活动状况,根据公式(1)(2)(3)可得城市产业经济部门的基本与非基本经济活动的就业人口的比率 B/N,如公式(4)。
 
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城际差异和变化趋势——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分析
 
  (4)B/N 的值越大表示该产业经济部门的基本经济活动部门越大;反之,代表该经济部门的非基本经济活动占比较大。
 
  3. 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可靠方法,该方法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地区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和竞争力份额。(5)(6)(7)(8)(9) 式中,ei1 和 ei2 分别代表两个经济普查年份城市文化产业 i 细分行业的就业人数;Ei1 和 Ei2分别为两个经济普查年份全国文化产业 i 细分行业的就业人数;Et1 和 Et2分别为两个经济普查年份全国二三产业的总就业人数。NG 代表地区增长份额,即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而引起的北京上海文化产业 i 细分行业的增长;IM 为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即京沪两地 i 细分行业的就业增长变化得益于 i行业在全国层面的发展趋势,若取值为正,代表城市就业增长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CS 为竞争力份额,表示城市文化产业 i 细分行业的就业增长是由于相对于全国的增长差异造成的。TEC 为总偏离量,整个文化产业的偏离量是各个细分行业偏离量的加总。
 
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城际差异和变化趋势——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分析
 
  三、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总体比较分析
 
  (一)整体情况分析
 
  从就业规模来看,北京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在 2013-2018 年间明显高于上海,2018 年达到 121.5 万人,约为上海就业人口的 2 倍。从增长来看,北京文化产业就业规模过去 6 年内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年均增长率达 5.2%,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上海文化产业就业规模增长率起伏明显,极差达 41.1%,并多次出现负增长。此外,上海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增长率 2013-2015 年领先于北京,而北京自 2016 年起在增长率上实现反超。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文化产业就业人口于 2018 年显著下降,这可能与2018 年国家统计局、中宣部对于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规范有关。
 
  (二)经济活动分析

 
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城际差异和变化趋势——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分析

图 1:京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规模及增长率
 
  2013-2018 年,北京、上海两地文化产业区位商均显著高于 1,表明两地文化产业基本经济活动均十分显著。北京文化产业区位商多年来显著高于3.0,2018年更是达到3.69的高位,表明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文化产业发展程度高,辐射带动效应凸显。上海文化产业区位商近年来也处于较高水平,产业发展相较全国其他地区优势较为突出,但整体来看,上海文化产业区位商显著低于北京同期水平,辐射能力弱于北京,且 2018 年出现明显下滑。
 
  (三)偏离量分析
 
  增长偏离量分析结果显示,京沪两地文化产业规模变化均主要受全国文化产业繁荣的影响,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具体来看,北京文化产业总偏离量为 27.23,主要集中于产业结构分量,说明北京文化产业总体呈增长态势,且增长主要得益于全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文化产业的繁荣;上海总偏离量为 -3.34,且负偏离量主要来自于产业竞争力份额,表明上海文化产业规模近年来可能略有收缩,且规模的下滑主要是由于产业竞争力略显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两地竞争力份额偏离量均为各偏离份额中唯一的负值,说明两地产业竞争力均有待提升。
 
  四、京沪文化产业内部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分析
 
  (一)整体规模分析
 
表 1:京沪文化产业基本 - 非基本活动情况
 
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城际差异和变化趋势——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分析
 
  从就业规模来看,北京文化批零业、文化服务业就业人数高于上海,而上海文化制造业就业人数约为北京的两倍。从产业结构来看,文化服务业是两地文化产业的主要部门,两地文化服务业人员占比均呈上升趋势,且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制造业则相对弱势。北京文化服务业从业人员在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的占比始终高于 80%,比上海高出约 10个百分点。从增长情况来看,两地文化产业各部门均于 2017 年出现增长高峰,2018 年增长率显著下滑。北京文化制造业增长率多年为负,文化批零业近年来增速较快,文化服务业是北京三个细分领域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部门;上海文化批零业增长率近两年实现领先,文化制造业增长率常年垫底。
 
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城际差异和变化趋势——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分析

图 2:京沪文化产业细分行业 从业人员规模及增长率
 
  (二)经济活动分析
 
表 3:京沪文化细分产业基本 - 非基本活动情况

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城际差异和变化趋势——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分析
 
  从产业专业化程度来看,两地文化批零业、文化服务业区位商均显著高于 1,基本经济活动占比突出,产业专业化程度较全国其他地区处于较高水平,且两地文化服务业基本经济活动人口占文化产业基本经济活动人数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表明文化服务业在两地文化产业中的主导地位愈加凸显。同时,两地文化制造业区位商较低,主要以非基本经济活动为主。北京文化批零业、文化服务业区位商显著高于上海,显示出更高的专业化水平,而上海文化制造业区位商接近1,是北京的近两倍,较北京能够更好满足本地需求。此外,与 2013 年相比,2018 年两地各部门区位商均有明显下降。从产业均衡度来看,北京文化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较上海更为突出,各年度细分领域区位商极差维持在 5.0 左右的较高水平,是上海的两倍左右。同时,北京文化服务业在本地文化产业中的优势地位较上海更为明显,文化服务业 B/N 值显著高于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 B/N 值水平,三个细分产业专业化程度呈阶梯状分布;上海文化批零业、文化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为均衡,两产业 B/N 值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
 
表 4:京沪文化细分产业增长偏离量分析

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城际差异和变化趋势——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分析

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城际差异和变化趋势——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分析
 
  (三)偏离量分析
 
  从文化产业内部各部门变化情况来看,各部门正偏离量均主要集中于结构分量,负偏离量则主要集中于竞争力分量,显示出全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相关产业的繁荣对两地文化细分领域发展的显著带动作用,而产业竞争力的相对不足是制约各部门进一步增长的主要短板。各部门中,两地偏离量最大的部门均为文化服务业,说明文化服务业在两地乃至全国均具有较好发展势头;文化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均为负值,说明两地文化制造业的发展低于全国水平,且该产业在全国的发展中也较为薄弱。以京沪文化产业各部门的年均就业增长率为横轴,2018 年的区位商值为纵轴,绘制出两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四象限图,如图 4 所示。根据各部门在象限中的分布情况,可将两地文化产业部门分为 3 类。
 
  1)第一类是主导部门,位于第一象限内,表现为增长率高、基本经济活动突出,包括北京的文化批零业及京沪两地的文化服务业。这些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以服务城市外部需求为主,是两地文化产业的优势部门,竞争力强,对两地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突出。
 
  2)第二类是重点部门,位于第四象限内,表现为增长率较低,但基本经济活动突出,包括上海的文化批零业。该部门虽就业人数增长率低,但专业化程度较高,服务其他地区作用明显,是上海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
 
  3)第三类是衰退部门,位于第三象限内,表现为增长率较低,非基本部分突出,包括京沪两地的文化制造业。该部门主要服务于城市本地需求,专业化水平较低,且增长率常年为负,竞争力弱,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城际差异和变化趋势——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分析

图 4:京沪两地文化产业各部门四象限图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从文化产业整体来看,北京、上海的文化产业均以基本经济活动为主,表明两地作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文化中心,战略地位突出,文化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能够对城市之外的其他地区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北京文化产业近年来增长较为稳定,辐射能力维持在较高水平;上海文化产业增长起伏较大,就业规模略有收缩,辐射能力呈小幅下降趋势。两地文化产业的增长均主要由全国文化产业的繁荣驱动,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亟待提升。从文化产业内部来看,文化服务业长期占据两地文化产业主导地位,部门增长率高、专业化水平突出,贡献了全市文化产业基本就业人口中的近九成,优势地位明显,引领着两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批零业的基本经济活动也较为突出,且北京文化批零业、文化服务业专业化程度较上海更高,产业发展水平更为先进。两地文化制造业则均表现出非基本活动部分突出的特点,产业以服务城市内部需求为主。可以看出,北京、上海文化产业专业化水平总体较高,对其他地区辐射作用明显,这与施国芳 [13]、顾乃华[14] 等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吻合。京沪两地文化产业的高基经济活动占比与其城市战略布局、发展需求及资源条件密切相关。从城市定位来看,北京、上海很早便提出了建设“文化中心”、“文化大都市”等概念,将发展文化产业视为增强城市软实力、提高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从城市需求来看,随着全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各地处于经济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节点,文化产业作为一项具有社会、经济双重效应的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产业,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同时,城市经济规模不断增长带来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需求日益膨胀也为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城市资源禀赋来看,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受到文化资源竞争力、创新竞争力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显著影响 [15]。北京、上海坐拥众多高校和文化场馆,城市创造力、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全国领先,构建了相对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为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然而,经济活动分析结果显示,两地文化产业各细分部门在全国的优势地位近年来略有下降。张云飞 [16]、潘辉等 [17] 学者认为,随着城市集聚效应的不断扩大,各种负外部性将逐渐显现并制约其聚集效应的进一步增强。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京、上海作为全国知名文化中心文化产业聚集了大量的文化产业资源,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可能会制约城市产业发展的增速,产业资源集聚带来的示范效应、培训效应、协作效应等也将缩小文化产业高地与周边地区的发展差距 [18],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了两地文化产业较全国其他地区优势的弱化。另外,从增长驱动力来看,两地文化产业增长主要得益于全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城市文化产业自身的竞争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研究表明,影响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包括产业内规划的合理程度 [19]、市场需求 [20] 及企业的创新能力 [21] 等。有鉴于此,两地应做好文化产业及其细分领域的战略规划,提高产业技术效率,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育文化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等手段加强城市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城际差异和变化趋势——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分析
 
  (二)政策建议
 
  1. 不断夯实城市文化经济发展基础
 
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城际差异和变化趋势——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分析
 
  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全国文化名城、提升城市软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北京、上海应积极落实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将文化产业发展摆在城市建设中的突出位置,不断巩固和扩大其作为全国文化产业高地的地位和优势。一是坚持文化经济的支柱性作用,做好城市文化产业顶层规划,把文化产业建设纳入城市“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加大产业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二是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培育发展骨干文化企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扩大城市文化经济总量。三是优化城市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文化设施、文化场所、文化园区的规划建设,营造特色城市文化空间,打造综合性、国际化的文化产业生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四是发展特色文化经济,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依托特色文化事件、文创产品、文旅线路等推动形成独特城市文化品牌,提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2. 持续优化城市文化产业内部结构
 
  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实现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方面,北京、上海两城市文化产业各细分部门之间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明显,文化制造业在规模和增速上较文化批零业、文化服务业而言相对弱势。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门,文化制造业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均对城市发展有着独特价值 [22]。两地应重新审视文化制造业的重要意义,推进文化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业有效供给,强化科技赋能、数字赋能,提高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促进文化产业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文化批零业、文化服务业的较快发展反映出两地文化产业“第三产业重、一二产业轻”的特点。有鉴于此,北京、上海应着力加强文化产业与一、二、三产业,特别是一、二产业的融合,实现文化产业与农业、物流、建筑、信息、旅游、体育等其他产业的协调、高效、共促发展。
 
京沪文化产业经济活动的城际差异和变化趋势——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分析
 
  3. 加快推进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北京、上海文化产业基本经济活动突出,对城市之外的其他地区辐射作用明显。同时,作为大运河文化带、黄浦江文化带的核心城市,京沪两地与周边城市地缘人文相近相亲,具有很好的文化协同发展基础。因此,北京、上海可依托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等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城市引领作用,加强两地对于周边地区文化产业在政策上、资源上的支持,畅通文化产业资源要素流动,立足区域文化特色,推动形成文化产业“同心圆”,提高区域文化影响力,以北京、上海为龙头带动城市群及周边区域文化经济协同发展。但同时,“协同发展”不应成为“同质化发展”。在兼顾区域文化产业整体性的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城市间的差异性,明确各城市定位,形成各城市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 屈明洋:《生态城市建设与文化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研究 [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01):114-118。
  [2] 李建军 , 万翠琳:《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研究 [J]》, 上海经济研究 ,2018(01):44-52。
  [3] 施国芳 , 陈朝霞 , 周春儿 , 张佑林:《文化产业对上海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 [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6,43(01):115-121。
  [4] 吕洪渠 , 董意凤:《对外开放、城市化与文化产业效率的区域差异 [J]》, 华东经济管理 ,2018,32(04):62-70。
  [5] 袁丹 , 占绍文 , 雷宏振:《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集聚关联网络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J]》, 青海民族研究 ,2018,29(01):88-93。
  [6] 沈艳 , 陈广 , 顾江 :《本地社会网络、外部空间溢出与城市文化产业增长——基于江苏地级市的空间计量研究 [J]》,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8):64-69。
  [7] 贾文山 , 石俊 :《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兼论西安文化价值的开发 [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9,39(05):139-145。
  [8] 蓝发钦 , 黄嬿:《长三角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分析——基于静态和动态空间计量杜宾模型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51(02):163-171+188-189。
  [9] 刘达 , 王笛 , 郭俊峰 , 张薇:《北京文化创意指数及经济增长效应测度 [J]》, 城市问题 ,2019(02):44-52。
  [10] 詹 绍 文 , 王 敏 , 王 晓 飞:《 文化产业集群要素特征、成长路径及案例分析——以场景理论为视角 [J]》, 江汉学术 ,2020,39(01):5-16。
  [11] 英娟:《文化创意产业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的路径研究——以兰州为例[J]》, 兰州学刊 ,2019(03):102-111。
  [12] 陈宇飞:《特色城镇建设中的“热”与“冷”——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问题 [J]》, 人民论坛 ,2017(12):128-130。
  [13] 施国芳,陈朝霞,周春儿,张佑林:《文化产业对上海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 [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6,43(01):115-121。
  [14] 顾乃华 , 夏杰长:《我国主要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7(12):52-57+68。
  [15] 熊建练 , 肖楚博 , 任英华:《我国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竞争力比较研究 [J]》, 统计与决策 ,2017(01):60-63。
  [16] 张云飞:《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 经济地理 ,2014,34(01):108-113。
  [17] 潘辉 , 郎永峰:《城市集聚与外部性——基于长三角城市圈的实证研究 [J]》, 经济问题探索 ,2015(01):96-102。
  [18] 孙智君 , 李响:《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与收敛形态实证研究 [J]》, 中国软科学 ,2015(08):173-183。
  [19] 何里文 , 袁晓玲 , 邓敏慧:《我国十大城市群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J]》, 统计与决策 ,2015(01):134-137。
  [20] 王猛 , 王有鑫 :《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 35 个大中城市的证据 [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01):12-20。
  [21] 张惠丽 , 王成军 , 金青梅 :《基于 ISM的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动力因素分析——以西安市为例 [J]》, 企业经济 ,2014(04):112-115。
  [22] 贾瑞媛 , 曾良恩:《中国区域文化制造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J]》, 地方财政研究 ,2019(11):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