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繁荣我国舞台艺术创作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1-05-06 14:29来源:文化产业导刊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文化产业导刊》2020第4期

     《繁荣我国舞台艺术创作发展的思考》
       
       作者 :孙凤毅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繁荣舞台艺术创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繁荣舞台艺术创作,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推动文艺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影响我国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繁荣发展的主要症结在哪儿?推动我国舞台艺术创作繁荣发展的治理措施或解决对策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呢?这些都应当是我们认真思考与面对的问题。
 
  一、制约我国舞台艺术创作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舞台艺术创作生产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不可否认,在艺术创作生产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艺术与市场之间关系没有处理好。在艺术创作方面,存在着心态浮躁、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问题。一些艺术创作者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了偏差,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存在着将生产艺术精品与赢得市场二者截然对立的思想,创作导向与艺术思潮的引领作用在艺术创作生产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意识还不够坚定。其原因在于:一是只注意了市场需求中较为浮躁、肤浅的表象,以为只有通俗的、流行的才是市场的需要;二是将市场运作的成功归功于通俗,而将市场运作的失败归咎于高雅,以为现实的市场成功只属于通俗,失败只属于艺术精品;三是创作者心态浮躁,赶进度、赶场子,不花时间体验,不愿花“十年磨一剑”的功夫打磨作品,以市场为风向标,跟风搞创作,为获取暂时的小利而丢掉恒久的大义;四是一些艺术工作者存在着远离生活、游离实际、脱离人民的创作倾向,醉心于个性化创作、孤芳自赏,无病呻吟,轻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审美理想,在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艺术创作迷失了方向。
 
  2. 艺术创新的缺乏,创作盛而不强。艺术不创新就不能发展。艺术工作者要能够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丰富舞台艺术的表现手段。数量上,艺术作品已经摆脱了短缺状况,但创作盛而不强,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缺乏艺术创新。一方面,剧目在题材上往往视野狭窄、流于旧曲翻新,在艺术上偏爱二度包装、回避本体创新;另一方面,舞台技术表现手段的过度运用掩盖了戏剧人物的创作,有个别地方、个别剧目过分地讲排场、摆阔气,过分地展示舞台装置与浩大场面,加大了创作成本,也带来了演出票价的过高,抑制了收入不高的“弱势”观众群,更为关键的在于忽视了舞台艺术之“主”——人,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让“堂皇富丽把演员们遮盖住”。此外,受物质利益驱动,打着“艺术创新”的旗号,故意迎合某些观众的心理,不顾明确的史实记载,任意主观剪裁、编造、篡改、虚构,传递虚、假、错、伪的东西,曲解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给意识形态造成不良影响等。
 
  3. 剧场建设滞后且不平衡,问题表现突出。演出、排练场地是艺术院团进行艺术创作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资料显示,全国文化部门有 781个剧团无设施开展业务,占全国剧团总数的 27.9%;有 370 个剧团有办公用房无排练练功用房,占全国剧团总数的 13.2%;全国文化部门 1866个艺术表演场所中,有 714 个剧场无演出业务用房,占全国艺术表演场所总数的 38.3%。剧场建设的滞后与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舞台艺术繁荣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一是剧场建设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省份分布着较多规模、档次较好的大剧院,而中西部地区较少;近年来 , 虽然修建和改造了一批大型的、专业的现代化演出场馆 , 但总体上数量较少 , 且过度集中在几个一线大城市。

繁荣我国舞台艺术创作发展的思考
 
  二是大剧场与中小剧场的建设与布局比例失调,忽视了维护费用低、建设周期短、总成本低,且有利于拉低门票价格、便于运营的中小型剧场(特别是县一级剧场)建设,这也是导致演出票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缺乏“一体化规划”,没有将中小型剧场建设作为公益性文化设施考虑,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建设布局,这将使国家在公共文化领域的职能大大削弱,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和发展天地进一步缩小,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得不到保障,由此带来严重后果。
 
  四是剧场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大部分都已超过了标准的使用年限。目前仅有各类剧场和影剧院 2500 个左右 , 其中的一些剧场是 20 世纪 60代以前修建的 , 承担着全国约 3000个演出团体的绝大部分演出活动;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规模城市改造,以前的一些剧场或失去演出功能,或被挤占挪用。基层剧团对音响、灯光、乐器等设备要求较高,长年流动演出消耗较大,却得不到及时添置和更新,演出质量大打折扣。
 
  4. 经费投入保障不足。相对于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文化产品需求的迅速提高和日益高涨的创作、宣传经费成本,目前的舞台艺术创作经费投入水平仍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之中,具体表现在:创作生产经费不足。以浙江省属院团为例,目前年度艺术创作生产经费总盘子为 800 万元 / 年,相当于平均每个团 1 年投入创作经费 100 万元。这在编剧费、导演费、作曲费每项动辄三、四十万元的现实情况面前,创作一部舞台艺术精品对于任何一家国办院团都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没有自主的演出场馆和足够的排练场地,而租赁剧场的成本又太高,使得院团的艺术创作生产缺乏计划性和周期性,无法实现常态化的驻场演出,院团的经常性演出易受演出市场波动影响。“一团一场”,已经成为当前国办院团的普遍诉求。人员保障经费不足。国有院团人员待遇普遍较低的情况已经长期存在,导致优秀人才流失,人员队伍不稳定。剧团为了忙于各类演出以弥补人员经费缺口,无心也无力沉下心来抓好一部作品。以浙江省属院团为例,演出市场较好的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主要舞蹈演员的月收入仅 2300 元左右。同时,大量离退休人员的绩效工资负担,包括改制院团还要承担民乐、评弹等冷门艺术品种的传承保护任务,导致了院团创作生产之外的经费压力沉重。营销宣传经费不足。相对于影视作品动辄上千万元的营销宣传经费,舞台艺术作品在营销宣传经费上的投入可谓杯水车薪,这也导致了舞台艺术作品往往在商业演出市场上的败退。
 
  5. 艺术人才严重匮乏。文化原创力是文化生存、发展和繁荣的基本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文化繁荣的关键。但从调研情况来看,各地普遍存在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专业创作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文艺评论人才等严重不足的问题。以江苏省为例,全省坚持从事剧本创作的不到20 人,且多数都接近或超过退休年龄。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认识问题。“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许多艺术院团不但撤销了创作部门,提出“剧院不养作者”,而且不再留用和培养创作人才。大家都“不求所有”,结果导致“无人可用”。二是舞台剧本写作难度大、周期长,稿费低,与写影视剧相比报酬过于悬殊,导致舞台编剧人才流失。三是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基层艺术工作者,还面临着待遇低、付出多、收入少问题,如何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使他们不为基本的生活而烦恼、担忧,能够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搞创作。四是行业吸引力降低,直接导致艺术院校招生的艰难;譬如,四川省川剧院共有编制 300 人,其中 110 人为退休人员,45 岁以上的人员占 30%,30 岁以下的年轻演员只有不到 10%。随着老艺人不断去世,一些传统戏曲艺术精髓无人传承;多数地方戏曲院团还存在生、旦、净、末、丑行当不全的问题,致使很多经典剧目无力上演,老戏老演、老演老戏现象突出,无法排演行当齐全的大戏;行业越不景气,就业越难,艺术生源就越少;学戏的人越少,人才就越少,艺术院团就越感觉无人可用,形成恶性循环。

繁荣我国舞台艺术创作发展的思考
 
  二、推动我国舞台艺术创作发展的政策建议
 
  繁荣舞台艺术创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解决当前舞台艺术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动我国舞台艺术创作繁荣发展,必须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切实推进各项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培育成熟的舞台艺术演出市场,营造有利的长效机制和制度政策环境。结合艺术创作生产的实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建立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的导向引领机制
 
  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舞台艺术创作工作的中心环节,加强艺术创作生产引领,树立人民至上的创作理念,建立舞台艺术生产引领机制。具体来说:

      重视题材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关机制,明确哪些是不能逾越的红线,增强创作生产者的底线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创作生产主体的规范引导,当前要继续大力抓好重大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创作。

      实施“艺术评论体系构建和引导计划”,以重大艺术比赛、展演、展览为依托,聘任一批特约评论员 , 资助他们观摩最新的舞台艺术作品和美术作品;扶持媒体增加艺术评论版面,开设专栏,为评论发表提供园地 ; 开展研讨交流,结集出版评论文章,扩大评论效果。

      要在媒体之间建立舞台艺术评论联盟,借力新媒体拓展评论和宣传阵地,培育独家专栏、独家评论员、名博、名嘴等,恢复评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用艺术评论带给广大群众思想艺术启迪,引领健康的文艺鉴赏;

      推动成立美术专业媒体联盟,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的评论家库,组织开展积极健康的美术评论;加强评论人才培训。努力实现在健康评论中引领创作、在服务群众中引领群众,引导大众在选择文艺产品的过程中分清优劣、明晰善恶、辨别美丑。
 
  2. 形成科学有效的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管理机制
 
  创作生产优秀作品,是艺术真正繁荣的重要标志。为此,一是思想观念的创新。艺术创作人员要以思想观念的创新来带动艺术实践的创新,树立起一种锐意创新的勇气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从而为艺术创作注入创新的活力。
 
  二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舞台表演艺术创新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离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支持,要科学地把握和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关系,自主创新与汲取、吸纳其他艺术的关系,艺术门类之间互相借鉴学习的关系。
 
  三是评估激励机制的创新。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契机,制订比较完备而又可行的评估激励办法,推进艺术创新。表彰与奖励那些在艺术创作、生产、演出、营销、管理、研究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个人或单位,并辅之以相应的扶持政策,创造有利条件,引导艺术工作者投身到艺术创新活动中来,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切实解决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
 
  四是要树立精品意识。加强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创作生产的规划指导,组织实施好舞台艺术精品战略,持之以恒抓精品,发挥国家重点院团和省级院团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继承创新,推动民族传统艺术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通过举办京剧、地方戏等活动,展现传统戏曲的魅力,扶持和鼓励民族音乐、舞蹈、杂志的继承创新等。
 
  3. 完善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的评价机制
 
  文艺理论与批评对于引领舞台艺术创作发展方向,警惕文艺媚俗化和功利化,促进创作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建议进一步改进创新国家级文艺奖项评选办法,规范评奖程序,改进、健全评奖机制,将评奖机制纳入到艺术创作的评价机制中,并以此促进舞台艺术的创作和生产,坚决杜绝“指令评奖”、“有偿评奖”等现象。进一步加强艺术评论,把握艺术评论的正确价值导向,坚决抵制艺术评论中数典忘祖、盲目西化之风气,不断加强艺术评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评论的力量积极引导和推动舞台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真正发挥文艺评论在引领艺术创作价值和审美取向、提升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文艺评论引导艺术创作积极关注现实题材,创作出展现鲜活的人物形象、贴近大众、打动人心的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
 
  4.完善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的资助体系

繁荣我国舞台艺术创作发展的思考
 
  实施“国家艺术精品工程”奖励资助计划,从剧本论证评估、前期创作排练阶段,直至剧目的加工打磨与推广演出阶段,进行精品创作生产全过程的资助扶持;同时,逐渐增加种类,扩大资助范围,促进精品创作生产的全面均衡发展,激发更多作者向一流创作者和一流作品努力,保证了有专项社会资金培育与扶持作家、艺术家的原创精神生产。研究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将艺术精品创作纳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推动地方政府出台实施精品战略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设立精品创作专项资金,用于当地优秀剧目的创作、演出、加工和推广,进一步调动广大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保证公共财政对舞台艺术生产与创作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的范围,增加政府购买公共文化采购种类;对实现“转企改制”的国有院团在一定时期内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借鉴国际上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做法,对确定为非营利性的艺术院团应获得财政资金、社会捐赠资金支持,并享受税收减免优惠,积极资助那些具有鲜明地域文化内涵的优秀原创舞台艺术作品的生产。针对少数民族、西部和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文化资源丰富、民族特色鲜明的实际情况,在国家艺术基金中设立专项资金,扶持这些地区的艺术创作,打造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组织实施的各项重大艺术工程要向这些地区倾斜,并对面向基层表现突出的优秀院团给予适当奖励;对稀有地方剧种和交响乐、歌剧、舞剧、民乐等艺术门类予以倾斜,扶持和推动这些艺术门类的创作和演出。
 
  5. 强化艺术人才的培养保障体系培养一批技艺高超、德艺双馨、深受观众欢迎的各艺术门类的舞台艺术名家或领军人才,带动各艺术门类创新和发展。实施“名师收徒传艺工程”,打破院团限制,各行当顶级大师带徒传艺,通过老艺术家口传心授,培养人才,国家给予经费保障;培养尖子演员,给中、青年演员更多演出的机会,磨练和提高他们,并借助大众传播媒介提高他们在社会上的知名度;鼓励和支持艺术院团与艺术院校进行合作共建,采取减免学费、定向培养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大培养编剧、导演、作曲、艺术评论、经营管理人才等急缺人才培养力度;扶持少数民族、边疆、西部地区的舞台艺术创作,并提供观摩学习、交流演出的机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特殊艺术人才和老、少、边、穷及西部地区人才培养计划,促进艺术人才的专业(行当)平衡和区域平衡;研究出台给予伤残舞台艺术人才的政策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地方戏曲表演艺术团体从业人员的伤残保险机制,其保险经费要纳入到财政预算中去,从而形成长期、有效而必要的保障机制,以促进我国舞台艺术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6. 加快建设舞台艺术创造生产传播体系
 
  舞台艺术创造、生产、传播是一个体系,一个链条,共同推进艺术创作繁荣发展。为此:一是培育目标消费人群。探索小剧场发展之路,细分目标市场观众群,扩大优秀剧目的市场占有率和剧场上座率;继续加大政府以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支持戏剧艺术进校园和文化艺术下乡等活动,涵养和培育潜在的观众市场。
 
  二是重视演出经纪机构与演出经纪人的培养。加强演出市场管理研究,培养有才干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重点扶持和奖励经营业绩显著、惠民措施到位的演出公司和剧场。
 
  三是努力开拓演出市场。重点扶持两个演出市场:一个是不以盈利为目的 , 而主要以服务广大群众 , 特别是广大农民为宗旨的国办剧团的演出市场。再一个是民间职业剧团的演出市场。民营剧团在繁荣当前基层演出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农民想看戏又掏不出钱买票 , 剧团出了力却赚不到钱”的现象。
 
  四是加快舞台艺术创作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制定和完善舞台艺术创作生产振兴、演出市场及演艺中介机构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成熟的舞台艺术演出市场的建立提供法律保障。
 
  五是加强宣传和传播,学会利用现代媒体,充分发挥“微媒体”和“自媒体”传播快、广、准的特点,拓展传播渠道和载体。
 
  7. 当前,繁荣舞台艺术创作中亟待解决的两个环节:
 
  一是科学规划剧场建设与布局。加强剧场等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合理配置剧场,县级和有条件的乡镇应设立综合性的多功能影剧院,地市级以上应考虑人口、交通条件、院团数量等因素,设立若干专业剧场,形成高低搭配、相互补充的剧场群。据国际建筑规划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一个有 300 万以上人口、三个主城区的城市除了应有一个大型多功能剧场之外 , 还应该争取每个主城区新建或改扩建 1-2 个辖射范围 5 公里、坐席数 801-1200座的中型剧场,3-5 个辐射范围 1-3公里、坐席数量 300-500 座的社区剧场,以逐渐培养市民“步行进剧场 ,周末看演出”的生活方式。
 
  二是合理调控舞台艺术演出票价。票价高低涉及广大民众的文化权利,合理的价位有利于吸引观众走进剧场、欣赏舞台艺术。为此,可借鉴国内外及港台地区有许多好的做法值得借鉴:按演出团体或剧场性质给予补贴。将文化体系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是美国、欧洲等国家通行的做法。前者交给市场,由市场竞争机制调节。后者多为在市场上较难生存的艺术品种,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税收优惠来保护和扶持这些机构。同时,限制其利润分配、人员工资和演出票价。比如,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作为非营利机构,免除房产税、所得税和销售税。而同在纽约的百老汇由于性质不同,则要与一般企业一样缴纳各种税。政府补贴票价或推广低价票。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美国纽约市在市中心建立了折扣票售票亭,为观众提供购买当天折扣票的便利和实惠。日本演剧协会主办的“剧场半价观剧会”活动已有 30 年历史,每月提供7000 张半价票,覆盖日本主要城市的数家剧场。北京市分别出台了《北京市惠民低票价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北京市基层公益性演出活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惠民低票价补贴。采取措施降低演出费用。美国演员公会、韩国演员经纪机构 SM 公司通过制定演员演出费用价格规范、明确限定最高票价等措施,避免短时恶性竞争,谋求长远发展。新加坡和我国澳门等地为保护本地企业,有效控制演出成本,要求演出硬体设备本地化。降低剧场租金。我国香港、台湾地区评定演出性质,对公益性演出予以补贴,方式为降低场租或资助表演团体创作等。高雄市的 5 个音乐演出场所,根据不同大小的场地、不同时间段、是否需另外时间装卸台等的区别,价位折合人民币在 2000 元至 1.2万元不等。台北市最高规格的古典音乐演出场所,可容纳 2000 余观众,周日晚上的演出(最贵时段),场地费用折合人民币约 2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