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青岛印发邮轮产业发展规划 10年内实现出入境游客超100万人次

时间:2025-11-03 08:55来源:青岛早报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早报11月2日讯 日前,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联合印发《青岛市邮轮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以建设国际一流邮轮旅游目的地为核心,构建“文旅商产”四位一体的现代化邮轮经济体系,打造引领环渤海、辐射东北亚的邮轮产业发展中心和“一带一路”邮轮合作核心节点。

  五大任务推动邮轮产业发展

  为实现发展目标,《规划》明确了近期(2025—2028年)五大重点任务:一是实施港口设施与服务提升工程,建设智慧通关系统、邮轮船供保税仓、邮轮维修保养基地等,推动母港周边商业配套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优化,提升游客服务水平及邮轮服务能级。二是实施航线拓展与产品升级工程,丰富母港航线,拓展国际访问港航线,开发沿海邮轮航线及无目的地海上游产品,构建多元主题产品矩阵。三是实施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工程,优化客源拓展支持政策,创新产品营销体系,放大“邮轮+城市”“邮轮+山东”引流效应和差异化竞争力,打造“东方邮轮会客厅”国际邮轮文旅城市品牌。四是实施产业链建设与生态培育工程,推动全产业链建设,重点培育发展邮轮修造、运营管理、物资供应、产品营销、人员培训、文旅休闲、商务商贸等业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和保障体系,支持智能绿色发展,构建良好产业生态。五是实施港产城融合创新工程,推动临港产业协同发展,吸引船舶设计、航运金融、海事仲裁和科技创新等高端服务机构集聚,加快港区腹地更新改造,推动海上与岸上、港口与城市、邮轮旅游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形成“以港聚产、以产兴城”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格局。

  青岛邮轮产业发展基础优越

  区位条件优越。青岛与日本、韩国等国家近海相望,至日韩航程便捷。青岛国际邮轮母港拥有1000米岸线、3个邮轮泊位和6万平方米客运中心,具备停靠20万总吨以上超大型邮轮的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程度较高,是理想的邮轮出发港。

  旅游资源丰富。青岛拥有美丽的海岸线、迷人的自然风光、中西交融的城市风貌以及“青岛啤酒”等世界知名品牌,丰富的文旅资源为邮轮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提升游客岸上游体验,增强作为邮轮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产业基础较好。青岛拥有较为完备的制造业、旅游业和服务业体系,班轮及海上游船业务基础良好,为邮轮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青岛获批建设第四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2019年接待出入境邮轮游客17.6万人次,位居中国第六、北方第二。2023年在北方首批实现国际邮轮复航。

  体制政策优势。青岛将青岛国际邮轮港区(邮轮母港所在区域)纳入市级功能区管理,设立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作为法定管理机构,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协同相关单位制定有效扶持措施,建立积极响应机制,推动产业生态建设,为邮轮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于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