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导刊2025-09-10 11:33
本报实习记者 王思超
九月艳阳高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文旅市场依然火热。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由中央宣传部会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的“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日前在乌鲁木齐启动,记者在跟随采访团走访时发现,八一钢铁文化工业旅游景区研学旅游线路备受中小学生欢迎;今年新开业的丝路有戏景区成为热门打卡地;天山明月城景区游客络绎不绝……乌鲁木齐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文物局)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乌鲁木齐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871.58万人次,同比增长6.53%,尤其在刚刚过去的暑期,乌鲁木齐名列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第三位。
“工业+旅游”融出新活力
走进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八钢”),小鹿、鸵鸟在林间悠闲散步,十几只天鹅在湖面上戏水……这样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让记者恍若走进一座公园。
“1951年,八钢在乌鲁木齐头屯河畔奠基,经过建设者们7个月零21天的昼夜奋战,1952年4月28日,第一炉钢水喷薄而出,新疆无钢铁的历史在这一刻被改写。”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环保部部长肖勇说。1994年,肖勇进入八钢工作,见证了厂区环境的蝶变之路。
“曾经的八钢尘土飞扬,厂区周边的群众很有意见,近年来,八钢在节能减排和治理废水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实践,钢铁厂变身绿色工厂。2023年,八一钢铁文化工业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对外开园。”肖勇介绍。景区以“一轴两廊三区五园十景”为架构,打造了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串联起众多景点,是一个集绿色示范、产业观光、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研学实践、生态休闲、体育运动、品牌形象展示等于一体的现代工业旅游景区。此外,还建成八钢厂史馆,该馆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共收藏、展出八钢各个时期的珍贵史料、证书、批件等的照片310余件、实物150余件,展现了八钢艰苦的创业史,以及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
“随着工业旅游的吸引力不断扩大,到八钢参观游览的游客数量持续攀升。据统计,从2023年6月至今,景区共接待游客5.4万人次,其中接待研学青少年2.8万人次。”现场讲解员说。
“近年来,我们相继投入50多亿元用于环保节能等改造,现在八钢厂区绿化率已超过50%,社会效益、旅游成果日益凸显。”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宇城说。
场景更多元、体验更丰富
坐落在乌鲁木齐东二环外的丝路有戏景区是乌鲁木齐的又一处热门打卡地。
湖南游客陈颖微一行4人在该景区打卡拍照后,走进景区内的餐饮店“古丽的小院”品尝了大盘鸡、拌面和抓饭。陈颖微说:“在这里我们沉浸式观看了《千年之约·不离》,还品尝了新疆特色美食,感受到了新疆独特的文化魅力。”
“丝路有戏景区今年开业后,我入驻成为餐饮商户,最多时一天营业额有3万多元,尤其是暑假期间,每天都爆满。”“古丽的小院”老板何练练说。
李含笑是该景区的演员之一。“在景区演出时,我会努力带动游客参与进来一起跳新疆舞,让客人了解新疆的歌舞文化。这份工作很有意义。”李含笑说。
“丝路有戏景区由闲置厂房、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提升改造而来,开园后共推出了6部沉浸式体验剧目,同时引入餐饮、文创等商户30余家,在丰富景区文化内涵的同时,为600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自开业至今已接待游客逾36万人次。”新疆创博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磊说。
打造文化旅游亮丽名片
距离丝路有戏景区不远的天山明月城景区是一座以汉唐文化为主的“T”字形特色街区,汇集了美食、演艺、潮玩、文创、旅拍等业态。据了解,天山明月城景区自2023年开放以来,已经吸引了游客逾500万人次。
2024年5月,石林在天山明月城景区的店铺开业。“今年平均每天能卖出五六十把漆扇,店里的特色产品很受欢迎。”石林说。在展演场地,塔吉古丽·吐地每天7点至11点表演节目。“以前我的工作很不稳定。今年回到了家乡,在天山明月城景区上班,收入一个月能有6500元。”塔吉古丽·吐地说。
乌鲁木齐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宣传推广与对外交流科科长海燕说:“近年来,乌鲁木齐文化和旅游亮点频现,采访团在乌鲁木齐走访的八一钢铁文化工业旅游景区、丝路有戏景区、天山明月城景区是新疆极具代表性的景区。此外,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景区、大巴扎步行街、乌鲁木齐南山滑雪旅游度假区也各具特色。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文化和旅游宣传力度,让乌鲁木齐文旅成为新疆乃至全国的亮丽名片。”
文化动态 2025-09-10
文化动态 2025-09-10
文化动态 2025-09-10
文化动态 2025-09-10
文化动态 2025-09-10
文化动态 2025-09-10
文化动态 2025-09-10
文化动态 2025-09-10
文化动态 2025-09-10
文化动态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