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穿越”古今 夜经济“点亮”文化

文化产业导刊2025-08-15 11:01

  本报8月14日讯 8月13日晚,青岛大沽河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孔子六艺文化园内,一场融合传统文化、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的非遗文创市集热闹开场,为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也为本地夜经济注入新活力。

  步入市集,仿佛穿越时空。黑陶摊位前,匠人现场拉坯,陶泥在灵巧双手中变得圆润光滑,引来围观。漆扇摊位色彩斑斓,灯光下泛着温润光泽,市民赞叹凤凰图案“仿佛能随风舞动的国画”。剪纸艺人剪刀飞舞,三分钟便剪出憨态可掬的小兔子,赢得孩子们喝彩。琳琅满目的香囊、布老虎、捏画等手工艺品,无不展现制作者的巧思。

  本次市集更强调沉浸式互动体验。汉服体验区,身着汉服的市民或作揖拍照,或请教礼仪细节。“穿上汉服那一刻,整个人都不自觉地放慢了动作。”市民张琳琳笑着说。铜拓印摊位前,市民亲手拓印图案,小心翼翼地晾干。“一边拓,一边就能想象古人是怎样保存这些印记的,这种参与感比单纯拍照打卡有意思多了,感觉真正走进了文化。”市民陈先生表示。

  此次非遗文创市集的举办,既是一次文化资源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让市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体验手工、参与互动的同时,提升了园区的文化吸引力,为胶州的“夜经济”点亮了新的文化灯火。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马丙政 摄影报道)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