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马观花到深度求知 老年研学游如何抓住老人心

文化产业导刊2025-08-05 11:00

  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打卡,越来越多的中国长者背起行囊,以“求知”为名踏上旅途。如今,银发族也爱研学游,中老年群体和学生们一样,掀起一股研学旅游热潮,老人们带着“边游边学”的想法,享受着旅行与求知的双重乐趣。曾被贴上学生专属标签的研学游,如何征服老“玩”童们的心?近日,记者通过探访了解到,如今的老年研学游产品不仅发掘当地的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还融合互动体验与学习元素,让研学之旅更有趣。

  边游边学

  银发族掀起研学热潮

  从探寻历史遗迹到体验现代科技,从欣赏自然风光到领略民俗文化……近年来,老年研学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关注。老年研学游方式层出不穷,展现了老年群体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融合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旅游方式,让老年人在游玩的同时,也能够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

  近日,青岛开放大学带领老年学员走进“江北绿茶之乡”——青岛市黄岛区海青镇,开展 “高智银发 海青茶韵” 蓝色之旅研学活动,在茶香氤氲中探寻北茶之源,感受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双重魅力。学员们在得胜楼大戏院欣赏古筝演奏,学习“行茶十式”茶道技艺,深入了解茶文化精髓。大家身着传统茶服,漫步于“乡愁茶廊”及五大主题茶舍,沉浸式体验中国各地域特色茶文化。在文创茶园实践环节,学员们可以亲身体验龙井43号茶叶的特定采摘技法,大家品尝了炸茶芽、绿茶馒头等特色茶膳,参与围炉煮茶活动,并聆听了茶艺师刘瑜主讲的《茶与生活》专题讲座,在品茗过程中感受传统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加过好几次研学活动了,每次行程都特别丰富,能了解到不同的文化,感觉比自己走马观花地‘到此一游’要更有意义。”今年70多岁的张阿姨兴奋地告诉记者,5月份的时候,她还跟研学队伍一起参加了胶州秧歌研学活动,深入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的独特魅力。学员们在胶州市文化馆非遗展厅内,通过历史影像、传统服饰及珍贵道具,追溯胶州秧歌300余年的传承脉络。胶州秧歌第七代传人姜萍老师还亲自指导学员们体验,以“拧、碾、抻、韧”四大动律为核心,结合示范演示,拆解“丁字步”“扇花手”等经典动作的力学原理与文化意蕴。“以前只是看过表演,这么近距离接触秧歌文化还是第一次,不论是沉浸式体验还是现场实践,感觉体验都很不错,秧歌也是一门学问,讲究刚柔并济,看似简单的扭腰摆胯,也蕴含着农耕文化的生命律动。”张阿姨不禁赞叹连连。

  “一趟旅行下来,如果能学到东西,我觉得很有体验感、获得感。”退休后,尽管有了不少空闲时间,72岁的王学军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学的东西不够多,“虽然年纪大了,但我还是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时代淘汰。活到老学到老,让我很有成就感”。

  除了“能学到东西”以外,张阿姨也很看重研学活动的“社交属性”:“同一个研学团,参加的学员基本兴趣相同、年龄相近,我们可以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旅行体验,一趟旅行下来就能结交不少朋友。”

  市场前景广阔

  老年群体成旅游主力军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观念更新,老年人对于旅游等休闲消费的需求与日俱增。忙碌半生,晚年得闲游山玩水、遍览大好河山成为一种趋势。以往提起老年跟团游,或许都跟走马观花、低价陷阱、强制购物等标签联系在一起,但其实从很早开始,针对老年人的跟团产品就已经在做改变,那些明显的低价低质团产品,已经不受老年人欢迎。银发老“玩”童们渴望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历史、民俗风情,追寻旅行背后的故事与内涵,研学游能够在旅行中学习新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满足他们学习知识、技能的需求。

  随着银发研学游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不少旅游企业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根据全国老龄委统计,银发旅游人数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老年旅游正在从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转型。

  “现在很多老人都愿意报团出游,其中,七旬以上的老人在我们国内游这边占据老年报名者人数的三成左右。”中国国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国内组团部经理向记者介绍,老年旅行团通常配备有专业的领队和讲师,随团还会配备医护人员,为银发游客提供旅行保险和应急预案。为做好银发旅游,旅行社除了深挖各地特色旅游资源,进行新主题、新路线、新玩法的创新研发,也会按照旅客需求,安排充足休息和自由活动时间。此外,随着市场不断发展,老年研学游服务越来越专业化,旅行社将更加注重老年人的需求和体验,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为了提高老年人在研学游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也要加强适老化服务,包括改善旅游设施的无障碍设计,提供专业的导游和医疗保障服务,优化行程安排以减少体力消耗等。

  “正规的旅行社通常组织有序,资源齐全,人员专业,符合我们对安全、舒适的需求。”74岁的陈琳和老伴退休后就喜欢报名老年旅行团,但由于老伴有高血压,出发前他们与旅行社提前沟通,旅行团立即调整行程,减少徒步环节,并延长午休时间。

  “导游也特别贴心,随身带着创可贴、消毒棉球、急救药品,车上还备有轮椅和拐杖。”途中,随行工作人员的细心令陈琳老两口倍感温馨。除此之外,旅途中还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老伙伴,陈琳的老伴爱好摄影,去年,两人报名参加了前往陕西的老年研学旅行团,途中认识了同样爱好摄影的老张,两人在摄影创作方面有不少共鸣,互相分享拍摄经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直到现在,两人还时不时相约出门“扫街”。“等天气凉爽了,我们还相约下一站一起报团去贵州,听说风景很美,民俗文化也很丰富,感觉肯定能出‘大片’。”陈琳和老伴对此十分期待。

  旅行+课堂

  老年研学游品质升级

  老年朋友们可以刷短视频、可以旅游、可以追星看演唱会,也可以摄影……不同于以往人们对银发群体崇尚节俭、精打细算的固有印象,银发经济正在掀起新的消费风尚。“‘便宜’已经不再是银发群体消费时的首选,他们的消费需求正在向品质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青岛市社会科学院教授、青岛市老年学会副会长刘同昌告诉记者,目前,老年旅游是当前一个非常大的浪潮,是推动我国消费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是非常必要的。

  “其中,将学习和旅游相结合是一个较理想的旅游方式。一方面可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老年人的知识。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形式的旅游方式,可以说多样化是社会发展和老年需求变化的必然。”刘同昌持续关注着研学游项目,他认为,未来的老年研学游产品将更加细分,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老年人推出个性化产品,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有关部门应鼓励建立服务老年人旅游企业推荐名单,鼓励头部旅游企业与老年大学、养老机构或者街道社区合作,为老年人出游设计更有针对性的产品。

  记者注意到,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也有更多智能化技术将会应用于老年研学游领域,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老年人身临其境地感受景区的魅力。如今,老年研学游已成为旅游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未来,随着富有内涵和创意的研学项目层出不穷,银发族研学游市场必将迎来蓬勃发展,老“玩”童们也将拥有很多个性化的选择和人性化的服务。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涵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