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2020陕西春晚中的文化记忆建构与传承浅析

时间:2021-04-22 14:26来源:文化产业导刊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文化产业导刊》2020第3期

     《2020陕西春晚中的文化记忆建构与传承浅析》


       作者 :苟永军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

  摘 要:2020 陕西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春节这个节点,以陕西为广播电视台为传播媒介,建构传承了独具特色的陕西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理论是德国学者扬 ? 阿斯曼(JanAssmann)在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之后提出的,其中强调了媒介对集体记忆的重要影响,而春晚则是文化记忆的典型建构与传承者,是陕西文化记忆重要的塑造者与见证者。本文以文化记忆的功用性为分析视角,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陕西特色的挖掘以及成长历程的总结这三个方面入手,具体探究 2020 陕西春晚的策划编排对陕西文化记忆的构建与传承,进而寻找 2020 陕西春晚的文化传承意义以及时代意义。
 
  关键词:陕西春晚;阿斯曼;文化记忆

  一、文化记忆理论
 
  1925年, 哈布瓦 赫 提出 了 " 集体记忆 "(collective memory) 概念, 在此之前回忆和记忆视为个体的思维活动,他用一系列论著阐述了记忆和回忆的集体性质即社会性质。他在《记忆的社会框架》中说,“从过去剩下来的只是人们从当下的角度能够建构起来的东西” 。但此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媒介对记忆的建构作用,于是后来的德国学者扬 ? 阿斯曼(Jan Assmann)提出了“文化记忆” 理论,他将记忆分为两种:一是交流记忆,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口头传递而形成的记忆;二是文化记忆, 是一种以文本、纪念仪式等媒介为象征,能够巩固和传播集体形象,并让这个集体中的成员对这种形象产生认同的记忆,其中的集体形象可以是一个小的社会群体,也可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记忆的功用性, 笔者将文化记忆分为三类:归属记忆、特色记忆与有效记忆。归属记忆,指在文化记忆中将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相连接的部分,是对历史与当下的结合,可以提升集体的归属感;特色记忆, 指在文化记忆中具有某集体共同特色的记忆,能够增强集体的认同感;有效记忆, 是指在文化记忆中对过去曲折与成就,进行反思与总结的部分,给过去的曲折赋予当下意义,可以提升集体的荣誉感。
 
2020陕西春晚中的文化记忆建构与传承浅析
 
  文化记忆的储存与传播必然是需要依赖一定媒介的,而春晚则是文化记忆的典型建构与传承者。2020 陕西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中,有14 个原创及春晚首演节目,3 个全场互动,有歌曲,相声,小品、魔术。艺术形式多样,表现形式丰富。在一个个节目与环节的设置中增强陕西人民的归属感、认同感与荣誉感。
 
  本文将从归属记忆、特色记忆与有效记忆,这三个方面浅析 2020 陕西春晚中的文化记忆的建构与传承,进而探寻陕西春晚中的文化传承传播意义与时代意义。

2020陕西春晚中的文化记忆建构与传承浅析
 
  二、春晚中的文化记忆建构和传承
 
  (一)春晚中的归属记忆
 
  在极快的社会发展节奏下,过去与现在的延续中出现了某种意义的断层,这也造成了部分现代人迷茫孤立的社会心态,“怀旧是一种永恒的情感。它不仅是转型期社会个体孤独感所匮乏的情感需求,其实本质上是个体自我 价值确认和身份认同的归属需求” ,而归属记忆则可以寻找和构建现代与传统之间的连接点,对社会连续性中断问题作出回应,提升当下人民群众的归属感。2020 陕西春晚以艺术形式进行跨界融合,让传统现代化, 现代传统化。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拨动人民心弦,讴歌人民精神,畅想人民幸福。在片头与先导短片及节目小品中穿插展示了现代与传统之间的辩证关系,寻找到了新时代下的陕西传统的适位点。
 
  在春晚的片头与先导片中,将旧民谣改编成现代民谣,而后由童声齐唱, 衬乐为春节序曲,“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写福子;二十五,回家路; 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添新衣; 二十八,买年花儿;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在传统陕西民谣的基础上增添现代因素,以春节序曲与当代陕西春节民俗视频为衬托,很好的展现了当代陕西传统文化的新亮点,建构和传承了新时代之下陕西人的归属记忆。此外,之后的节目小品《智造辩辨辩》以辩论的方式, 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在节目开场之时, 辩论双方“今天代表队”与“明天代表队”便抛出辩词“人工智能直接回, 要想取代门都没”,“我们没想要取代,时代需要我存在”,从辩论队名与辩论内容之间表现出传统与科技, 科技与时代之间的紧密关系。在节目中的后续开展中,“传统外卖员与数据库闪送”、“秦兵马俑的网红导游与AI 机器人智能导游”、“人性关怀与科技理性”等元素都在接地气、诙谐、幽默的陕西方言里碰撞激荡,展示出传统陕西的人情味,与科技陕西的新成就。同时,在传统与科技的碰撞中,展示出人与科技对陕西发展的贡献以及传统与科技之间的辩证关系, 进而凸显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连接点。让新时代之下的陕西人在 2020 陕西春晚中,在传统与科技的连接处寻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归属记忆的构建与传承通过春晚的媒介进入每个陕西人的内心深处,进一步提升和增强陕西人民的归属感。
 
  (二)春晚中的特色记忆
 
  在全球化浪潮与多元文化的冲击融合下,文化趋同化现象较为严重, 而特色记忆则是挖掘自身文化特色之处,进而提升群体的认同感。2020 陕西春晚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体现着三秦大地所具有的文化特色,构建和传承着陕西的特色记忆, 让陕西特色文化在浓厚的年味与舞台的光影交织中绽放光彩。
 
  春晚的节目编排让“陕味”贯穿始终。在开场秀部分以原创歌曲《幸福陕西年》为主导,分别邀请了陕北、关中和陕南的歌手齐聚舞台进行演唱, 期间陕北腰鼓、秧歌、竹马等陕西民俗元素层出不穷,由年轻帅气的男孩, 靓丽俊美的女孩伴舞演绎,呈现出层次丰富,色彩鲜艳,民俗浓郁的喜庆氛围。在舞蹈最后,40 名身着小老鼠的小朋友从人群中钻出,体现童真童趣,纯真欢乐,8 只舞狮和 20 小朋友从侧台出进入观众席,送福字,发红包。用震撼的试听,浓浓的年味,红红的春节气氛引爆全场观众的热情,形成第一个全场互动。年味与陕西特色并处,相得益彰。此外,原创歌曲节目《望长安》,由全国知名的陕西籍歌手周澎进行演唱,“望星空群星灿烂, 低头思故乡长安”“我曾把秦岭登攀, 最难忘终南山;我曾把长安走遍,最难忘是城墙边”,歌词伴随着迂回的乐调与款款深情的人声,一步步勾起观众内心的陕西特色记忆。《离家大哥》以近乎完美的手法将陕西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秦腔音乐与摇滚乐队相结合。以朴素的秦川情怀作为音乐表达的核心,体现出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演唱者张之白用陕西话唱着:“你看看最近几年,我们大西安旧貌换新颜,谁家的大哥楼宇当空,辛勤的挥汗为把幸福盼;谁家的大哥带头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谁家的大哥还我们一片片绿水青山;谁家的大哥幸福的笑着,把伟大复兴梦儿圆。”从西安一年来的建设换新貌,到千万大哥远离家乡和亲人,建设伟大祖国,实现中国梦。由一个奋斗者引出千万奋斗者,由陕西到全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宣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呈现出层次丰富,视觉震撼,催人奋进的整体效果。唱出了在外游子对故乡家的思念,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美好向往。
 
  最后,在春晚尾声之时,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编排的原创戏歌《不忘初心 梨园荟萃》更是充分体现了陕西戏曲特色。梨园荟萃颂盛世,秦声高唱,舞蹁跹。武生、须生、青衣、花旦、孩子等汇聚一堂,从服装、舞美、声美多方面诠释了陕西特色戏曲文化。开场由舞蹈演员着唐服出场,随后武生、须生、青衣、花旦等角色在秦腔声中逐一亮相,“一缕缕春风吹绿了秦岭山水,一滴滴春雨滋润着红色陕北”一段唱词之后,唢呐响彻舞台, 彰显红色陕北的民调风情。在戏曲结尾处,六位戏曲老师声情并茂地唱到: “不忘初心把未来描绘,我们携手奋斗赶追”、“根基牢固坚不可摧,国富民强复兴腾飞”、“万众一心加油干, 越是艰险越向前”、“乡音悠长情一片, 大秦之腔响云天,传承国粹,谱写新篇, 跨越平原攀登那绚丽的艺术高山”, “曲、声、情、韵”相互交织,悠扬婉转,余音绕梁,并升华主旨,响应“不忘初心”的时代主题。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当下,2020 陕西春晚在传承与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巧妙地在舞台节目设计中构建和体现陕西特色记忆,传承陕西传统文化,增强陕西人民的认同感。
 
  (三)春晚中的有效记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而有效记忆则是对过去的曲折与成就的总结与反思, 给过去赋予了当下的发展意义,有利于提升群体的荣誉感。2020 陕西春晚以春节为明线,以陕西人同欢乐和共奋进为暗线,两条线索互相交织,反复促进,共同呈现全省人民感受亲情、温暖团聚、欢乐祥和、喜悦幸福的景象, 展现出浓浓的幸福感与满满的收获感。体现三秦儿女与祖国同呼吸,与时代共奋进,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旋律。展现全省人民继续追赶超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和努力拼搏的决心,信心。让春晚真正成为展现三秦大地收获和播种希望的全省“大联欢”。
 
2020陕西春晚中的文化记忆建构与传承浅析
 
  春晚策划在歌舞与小品中穿插了多个采访互动环节,其中有对“最美 奋斗者”、“阅兵中的陕西人”的采访,让观众一起见证了全省各界人士 在各方面的拼搏历程以及奋斗成果。 在 2019 一年中,陕西有 8 人获得“最美奋斗者”称号和2个“最美奋斗集体”。“最美奋斗者”有赵梦桃小组、贠恩凤、汪勇、柯小海、徐立平、窦铁成、薛颖、路遥女儿(在国外没法到场)。 “最美奋斗者集体”有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主持人请他们走上舞台,窦铁成代表 8 位给全省人民拜年,激励全省各界人士,在工作上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精益求精,争做新时代的最美奋斗者。主持人采访结束引出改编成快版的《祖国不会忘记》歌曲,昂扬向上,激情彭拜, 使得主题得以升华。此外,晚会当中专门设计了对参加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国庆大阅兵的五位陕西籍官兵的采访, 他们分别讲述了在阅兵训练时终身难忘的经历以及参与阅兵之时自豪与激动的心情,武警陕西总队军官马康超讲到:“亲历大阅兵,让我见证了伟大祖国的辉煌成就;摔打磨练,让我收获了带兵打仗的底气硬功。练兵训练的那些日夜,在我心里留下了最难忘的印记。在今后岁月里,阅兵精神将指引我继续前进”。武警陕西总队战士赵诗情说到:“回望从接受任务到接受检阅的日子里,我感到非常的光荣和自豪,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三秦大地的恩泽庇佑,离不开组织的关怀和培养,离不开家人的关怀与支持。我懂得了只有不断挑战自己,才能完成一次次蜕变,才能在人生的阅兵场上一次次超越”。武警陕西总队战士李轩说道:“参加阅兵,我是幸福的, 也是幸运的。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 我看见了祖国的关怀,看到了盛世蓝天,听到习主席的嘱托,更让我看到了天安门前 96 米、128 步、66 秒,是一名中国军人一生最自豪最豪迈的时刻,更是我们一路践行,一生坚定的忠诚”。武警陕西总队战士初明杰说道: “从小就有个阅兵梦,曾经无数次的幻想过,在十月一日当天,走过天安门时的那种场景,但真正到了那一天时,心里什么都没有想,一心走好每一步,把中国女兵,把陕西武警的崭新形象,展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我骄傲,我们是陕西武警,我奋斗,为三秦安康站岗”。陕西渭南交警、国庆大阅兵的教官田晨说到:“阅兵当天,当国歌响起,数十万军民共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面国旗,一首国歌, 将祖国人民的心紧紧团结在一起。那一刻,我们十四亿人民都是护旗手”。通过采访,观众深切体会到阅兵训练的不易以及参加国庆阅兵的自豪与激动的心情,要传承阅兵精神,“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更好的奋进,守护国家安全。随后舞台上120位合唱队员,40位年轻的武警战士,观众席走廊也站满 40 位战士,齐声高唱《当那一天来临》,形成舞台和观众席的互动,让人热血沸腾。这是第二次全场互动。这个节目体现新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陕西贡献,大国重器中的陕西智慧,体现出 70 周年国庆大阅兵中的陕西元素与国防科技成果。陕西春晚中多个互动环节与歌舞表演的结合,让舞台节奏与观众情感得以相得益彰、层层递进,让观众看到了在2019 一年中陕西各行各业的拼搏历程与成果,对 2019 一年的回顾赋予了新的发展意义,绘制了新的一年里的展望蓝图,构建和传承了陕西的有效记忆,提升了陕西人的荣誉感与自豪感。
 
  三、结语
 
  陕西广播电视台 2020 年春节联欢晚会,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之际,紧扣时代脉搏,围绕春晚的两个关键词开展进行。其中,关键词一是“家国梦团圆梦贺岁庚子年”,即2020 春晚关注身边人,挖掘身边事。以情为主线,以欢乐、团圆、温暖、振奋为主基调,传递欢度吉祥年、美满幸福家、温暖故乡情和美丽中国梦。关键词二是“陕西特色,新老传承; 网红加盟,融合突破;时代强音,致敬奋斗;激昂奋进,预热全运;整合党媒优势,打造融媒春晚。”体现有四: 一是体现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阅兵中的陕西人、陕西智慧以及大国重器中的陕西科技、陕西贡献;二是“202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用真实的故事展现全省人民在脱贫攻坚的关键年,自强不息,脱贫奔小康的决心;三是“一带一路”,展现“一带一路”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共商、共建、共享的初衷; 四是“全运会倒计时”,备战全运会, 迎接四海宾客。

2020陕西春晚中的文化记忆建构与传承浅析
 
  2020 陕西春晚用文艺的形式记录了三秦大地追赶超越的发展步伐, 从舞台设计、歌舞表演、宣传片等方面挖掘展示陕西特色,从春晚的开场到尾声,都让陕西特色民俗元素贯穿始终,做到了讲好陕西故事,传播陕西文化,见证了陕西文化自信的多种可能。在展示陕西特色记忆的同时,2020 陕西春晚让传统文化唱主角,更让传统文化之美超越想象,结合现代化元素与科技感舞台设计,从而进行耳目一新的创造性阐释和创造性的转化,使春晚兼具了经典情怀,时尚气质,未来属性和国际风范,建构了陕西文化记忆之中的归属记忆,增强陕西人民的归属感。此外,晚会以个人或集体的采访互动形式为切入口,让政策落地生花,体现出陕西一年以来的建设成就与奋斗成果,展现出陕西智慧、陕西创造、陕西成果。以激昂澎湃的乐章,奏响三秦大地的壮美和老百姓更多的幸福祥和,进而展现出老百姓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让观众充分感受三秦大地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激活了陕西民众心中的有效记忆,增强民众的荣誉感与自豪感。
 
  总的来说,晚会的编排策划从归属记忆、特色记忆和有效记忆三方面全方位构建和传承了陕西人民的文化记忆,于中华春节文化浓厚的年味中展现陕西特色,连接现代与传统,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随着 2020 陕西春晚的演播节奏,陕西民众的归属感、认同感与荣誉感得到层层提升, 具有很好的文化传承传播意义与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福川 . 基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的新时代改革开放精神弘扬研究 [D]. 山东大学 ,2020.
  [2] 李宁 .“社会记忆”理论的发展概述 [J].新闻研究导刊 ,2019,10(09):73-74.
  [3] 金寿福 . 扬 ? 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J]. 外国语文 ,2017,33(02):36-40.
  [4] 王丹 . 传统节日研究的三个维度——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视角 [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0,34(01):164-172.
  [5] 何好 , 籍晓凝 . 前沿科技与晚会艺术融合的价值体现 [J]. 艺海 ,2020(06):153-156.
  [6] 孙峰 . 从集体记忆到社会记忆 [D].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7] 杨福川 . 基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的新时代改革开放精神弘扬研究 [D]. 山东大学 ,2020.
  [8] 李颖 . 央视春晚的社会记忆建构与生产机制浅析 [J]. 中国电视 ,2020(06):37-40.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