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融媒体传播时代下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时间:2020-11-05 11:40来源:文化产业导刊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文化产业导刊》2020第2期

     《
融媒体传播时代下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作者:李旺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范盈格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摘 要:京剧是中华传统艺术的瑰宝。当前,以现代化、碎片化、快节奏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一定冲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弘扬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意义。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延续离不开传播,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展示传统文化魅力。现代传播媒介的融合实践,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焕发生机的新平台,为全面激发京剧艺术的当代活力与创新性发展提供新契机。
 
  关键词:融媒体;京剧艺术;传承发展

       引言:京剧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一度被视为中国舞台艺术的最高代表。但由于近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京剧艺术与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与节奏逐渐呈分离趋势。当前,传统文化资源在融媒体传播时代的语境下的传播形式更加丰富,然而媒介融合的碎片化特征和颠覆性建构对于传统文化传播的不确定性影响,使得平衡传统与现代、保留与创新的关系至关重要。
 
  一、发展沿革: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京剧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三者并举"等政策的指导下,以梅兰芳、程砚秋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对一大批京剧传统剧目进行了精心钻研,对纷繁的剧目进行了整理和改编,保留和继承了传统剧目中的精华。该时期涌现出《赵氏孤儿》《贵妃醉酒》《铡美案》《将相和》等一大批经过加工的传统戏,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
 
  第二阶段,八个"样板戏"中有五出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 后又陆续出现《龙江颂》《磐石湾》《杜鹃山》《红云岗》等优秀剧目。在这一文艺作品匮乏的时代,每部"样板戏"都深受大众喜爱。
 
  第三阶段以抢救传统戏为主,老演员们纷纷加入排练、演出。声、光、电等现代舞台技术手段使京剧舞台呈现出了色彩斑斓的多种形式的融合。一些剧目不但在题材上、情节上出新, 在舞台布景和音响效果上,更是花样翻新。[1]
 
  二、现实困境:京剧艺术传承发展的问题及成因
 
  (一)大众文化生活日益多元,京剧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京剧形成至今的经历,恰恰可以作为本土文化传统日渐失落、冷落以至没落的一个实例"。[2] 在后工业时代,大众娱乐方式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和细化。同时,京剧艺术的"慢"与大众生活节奏的"快"并不合拍,由于京剧自身具有的士大夫阶层审美和大众文化审美取向之间的矛盾,使得京剧在其后的发展中受到经济、政治、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刺激。因此,在艺术种类多样化、艺术传播大众化的双重冲击下,京剧艺术的生存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

 
  (二)传统剧目内容普遍陈旧,缺乏高质量新作品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百花齐放"为繁荣文学艺术的重要方针,京剧艺术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然而近年来,京剧艺术新作品的创作呈现出消沉迹象,虽然新作数量不少,但真正能打动观众的、传唱度高的唱腔却少之又少。当前,全国虽有数十家国家级、省级重点京剧院团,但很少有脍炙人口的优秀新作品出现,因此既不能抓住老听众的眼球,也不能吸引更多的新听众的关注,这种现状既放缓了京剧艺术推陈出新的脚步,又不利于扩大京剧艺术的受众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
 
  (三)京剧传播形式较为单一,与融媒体传播时代脱节
 
  在融媒体时代,文艺作品的传播途径得到极大拓展。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人机交互技术手段, 各类自媒体平台,以及各种新兴的传播形式为文化艺术传播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当前 5G 时代的来临,又为文化艺术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然而,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京剧艺术传播依然以剧院演出、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形式为主。剧院现场演出所具有的传播距离短、时空限制性强以及成本较高等局限性影响了京剧艺术的推广; 而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观赏体验感不理想,且受众不具有剧目选择上的主动权。因此京剧艺术传播的方式、途径以及传播媒体的融合性亟待提高。
 
  三、路径选择:融媒体时代京剧艺术发展对策
 
  (一)营造氛围,创造空间,传承优秀传统剧目
 
  首先,应在全社会营造欣赏传统京剧艺术的良好氛围,为传统京剧剧目的传承创造空间。应尽快出台"互联网 + 传统戏曲"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传统戏曲文化互联网传播行为准则。其次,网信部门应积极建立戏曲行业数字化的长效机制,以数字化力推传统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再次,加强传统戏曲在网络音频视频平台的推广和传播,促进互联网 + 传统戏曲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最后, 政府部门应支持对网络戏曲传播者的培训和引导,让广大互联网戏曲传播者掌握新媒体的技术,不断探索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的新途径。

 
  (二)紧扣时代,推陈出新,创作高质量新作品
 
  京剧传统剧目所传递的价值与思想内核与当今时代的脱节较为严重, 难以在观众中间,尤其是年轻观众中引起共鸣。习近平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3] 因此,京剧创作应结合时代特征,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的精神需求和视野期待,强调营造传播氛围、强化融媒体技术支撑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内容为王"。
 
  例如,在传统戏《乾元山》的基础上整理、改编而成的神话京剧《哪吒》,难以符合现代年轻受众喜爱复杂、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国戏曲学院版的《哪吒》针对现代大众审美需求, 在主题思想和人物定位上都进行了新改编。为丰富哪吒的这一人物形象, 导演特别加强了文戏的分量,在他欲用神箭降妖,又恐四方海水将会涌来淹没城池而使百姓遭殃时,导演设计了大段的唱词来表现哪吒左右为难的紧张心理,并为武打设计、唱腔设计方面提供了更多艺术元素施展的空间。《哪吒》赋予了传统《乾元山》以新的演出样式和风貌使其在舞台呈现和精神内涵上具有了创造性和现代感。
 
  (三)创意驱动,创新呈现,强调受众互动意识
 
  当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内容和技术双重迭代。京剧在传播过程中应积极探索与 5G 时代人工智能(AI)技术,以及 VR、CR、MR 等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的技术的融合,力争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声音、灯光、舞美等感官上的最佳体验, 以及剧情内容的沉浸式体验。传播模式的"泛终端"化让传统文化的公共空间从线下向线上转移,从现实环境拓展到虚拟环境,使长期以来京剧艺术传播距离短、时空限制性强等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解决,大大拓展了文化传播的范围和途径。
 
  注重与受众的双向互动,强化移动互联网的受众互动意识。2018 年腾讯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出品的 H5 作品《敦煌数字供养人》,通过复古插画风格动画再现敦煌壁画的历史由来, 视频结束部分随机生成敦煌壁画中一个文物画像,用户可点击文中".9 元守护敦煌"的按钮为敦煌莫高窟数字化保护项目进行捐款。这种融媒体产品打通了多种传播方式,有效结合了H5 技术和相关文物保护工作。又如近年入驻抖音平台来的大量戏曲工作者, 借助高科技手段再现各种文化素材, 加强传统文化融媒体版本的制作,从而为京剧艺术的良性发展培育了全新的、年轻化的观众土壤。
 
  结语
 
  京剧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一隅,其传承与发展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融媒体时代为京剧文化传播带来巨大潜力。以融媒体技术为核心,通过营造氛围,创造空间,传承优秀传统剧目; 紧扣时代,推陈出新,创作高质量新作品;创意驱动,创新呈现,强调受众互动意识等具体对策,形成传播合力,构建新的传播图景,进而增强中华民族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图文推荐